本帖最后由 蜗鱼 于 2015-6-12 14:47 编辑
滴滤箱布满小孔,为的是所有滤材都能受到水流的滋润,让尽量多的滤材发挥出他们的功效。不留死角。
这是第二套滴滤箱,因为第一套用的大管子占据了超大的空间,第二套只好选择增加出水口的方式。三个出水口,三根管子独立进缸。三个出水口的长度不尽相同,为的是错开位置,不要拥挤到一起。 最底部放置4.5CM厚生化棉,上部石英生化珠。
第四层同最底层一样。
第三层底部生化棉,上部麦饭石。麦饭石最主要的作用不是培菌,而是吸附有害物质,并且给水中加料,释放各类微量元素。普通过滤出来的好比是一杯清水,有麦饭石的过滤出来的就是一杯矿泉水。对于鱼儿的健康以及发色都大有裨益。其他功能还有:双向调节PH值,硬化水质。
第二层全生化棉。两层4.5CM厚的生化棉几乎占满了整个箱子。
顶层。全白棉,这一层只需要物理过滤。自制雨淋管。
整个出来就是这个感觉。因为新做两套滴滤箱实在是过于巨大,原来小缸的两套滴滤箱减少到一套。里面两个星期没洗的过滤棉,生化棉直接放到了第一套箱子里面,下面再垫上两张新棉。第二套箱子因为做得晚,就只分到一张过滤棉。原来老箱子里面的20几根大棒子放到了第一套的最底层。这下新缸的硝化细菌不愁吃喝了。第二套箱子出水口放到背面,整个看起来也还算比较干净。
滴滤箱总高度60CM。我觉得三湖缸五层滴滤盒子是最好的组合。1.过滤棉;2.生化棉;3.麦饭石;4石英生化珠/玻璃环/细菌屋;5.珊瑚骨。这样的搭配照顾很均衡。如果缸内PH值足够,就可以把第五层换成培菌面积大的滤材。
这样的过滤体积是不是可以和一个小型的底滤缸相比了?
第一套滴滤箱从上到下滤材分别为:1.上层老过滤棉,下层新过滤棉;2.上层老生化棉,下层新生化棉;3.上层麦饭石,下层4.5CM厚生化棉;4.上层石英生化珠,下层4.5CM厚生化棉;5.大棒子。
关于生化棉的效用,旁观者版主在他的精华帖《关于全棉过滤的一点个人理解》里有详细的论述。
我这里滤材下部都垫上厚生化棉,为的就是增加箱子底部的含氧量,把最高效的滤材包裹在空气当中,这样就又进一步的提高了滴滤的效率。
老的滤材放入新过滤,大大缩短了硝化细菌培养的时间,今天是开缸的第八天,水质通透,从来没有任何臭味。(关于水质,我会另外专门发帖,记录开缸三十天内水质的变化,敬请期待)
上水线路
水泵向上进入蓝色水管,再沿缸壁向左。
靠近架子后转向缸外,最后通过软管进入滴滤箱。
下水管道。下水管最后一个弯头并没有封死,所以可以灵活改变方向。因为50管里水根本就填不满,所以从管子里面就富含空气,出来的水,经过几次转弯最后蹦进水里。这下不仅有造浪的功效,就连气泵都能省了,除油膜更是不在话下。
改造的弯头,上部多了一个挡板,水实在蹦得太高了,做个挡板不至于水花四溅。
第二套滴滤箱出水管,可以明显看到,水量还远远没有饱和。
两幅图揭露充氧效果
换水中
铁箍才两天就已经锈迹斑斑,长此以往水中重金属必定超标。所以一定要换掉。
代替品----塑料卡箍
夹得确实很紧,而且只要用力一扳也都能扳掉,拆卸很方便。在缸外只需要用老虎钳一夹,轻轻松松搞定。但是在缸中,空间有限,不好使劲,真是费尽周折。最后靠里面那个水泵还是没有完全夹进去,只达到刚刚箍紧的地步。
最终效果
图中珊瑚石,不仅是造景,还是提高PH值,硬化水质的利器。更为奇特的是,珊瑚石同样能作为培菌滤材使用。可谓一举N得。实乃三湖造景之神器!
第七天换了5分之一的水,因为困水箱也才刚到,还没来得及困水,所以只好用自来水了。
困水箱:76*36*36CM,容积100L。
顺便加入两条闯缸王子~
赶巧了,正好抓了一公一母。刚进去才几分钟,公鱼居然就急不可耐的对着母鱼翩翩起舞。我靠,你这是忍了多久啊?你可知道,你可明白,你们可是兄妹啊!就这么不管不顾,难道是要用行动祝福各位看官儿----愿天下有情人,终是失散多年的兄妹!
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