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600705
- 精华
- 0
- 帖子
- 437
- 最后登录
- 2016-3-17
- 注册时间
- 2014-4-14
三湖慈鲷 举 人
鱼 圣
龙币
- 1055
兑换福利
|
本帖最后由 司徒点儿 于 2014-8-6 19:27 编辑
彩头鲷属是慈鲷大家庭的一员,这种慈鲷原产于非洲的马拉维湖,历史上这种鱼常被称为“哈普斯”,马拉维湖各式各样的慈鲷种类通常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罗卜那族群(Mbuna), 当地土语为“栖息于湖边岩礁的鱼类族群”。这种鱼体色鲜丽繁杂,有的甚至雌雄有完全不同的体色。他们以鱼岩礁上附生的青苔为食,因为青苔是固定的,因此它们的地盘概念非常的强,比较难混养。但是鱼本身非常的坚强,而且发色也比较容易。 自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被介绍到欧洲市场后,现在已发展成国际观赏鱼市场上非常常见和著名的品种。第二类是单色鲷族群,上世纪80年代此种鱼被归类到单色鲷属(Haplochromis),也就是哈普斯这个名称的来源(Haps),一般雄鱼和雌鱼的体色是不一致。幼鱼和雌鱼一般也褐色的颜色。 但是成熟的雄鱼呈黄色,金属蓝色,绿色等等各种颜色。这种鱼管理技术要求比较高,在繁殖上要求比较严格,要不然的话比较容易退色。
小贴士:早期,大多数非罗卜那族群的鱼都被归类为单色鲷族群(Haplochromine),而哈普斯(Haps)就是单色鲷英文的缩写。今天,非罗卜那族群的很多种类已经移到彩头鲷属类。不过,旧称哈普斯仍被人们日常广泛使用。
雄性的彩头鲷通常有鲜艳的色彩,而雌性的彩头鲷属颜色多为银白色或褐色。彩头鲷的幼苗呈银白或褐色,这和雌鱼的颜色接近,是一种保护色。这种鱼多群养,一般来说,他们的攻击性没有罗卜那族群那么强,所以这种鱼的对水准相的要求没有那么高,容积为150升,长度有1米的水族箱通常就足够了。尽量为这种慈鲷营造一个类似天然的生长环境,马拉维湖的大多数慈鲷的原始居住环境都是岩石遍布,并且底沙丰富。有些彩头鲷属的种类只喜欢底沙丰富的水环境,会远离有光滑岩面的岩石区,同样,也有只喜欢岩石区,不会去底沙区域探险。大多数彩头鲷属理想的生存环境是:拥有丰富的岩石和洞穴,还要在底部铺一层底沙。你会发现营造一个有大量藏身之处和庇护所的水下环境能解决很多后期的饲养问题。如果喜欢水草的话,也可以考虑种植一些,因为彩头鲷属不是喜欢挖草的鱼。
如果将不同种类的彩头鲷品种混养的话,通常一不小心就会导致杂交,最大限度地避免这种情况的方法是谨慎选择雄鱼。因为一般雌鱼的样子都很容易区别,比方说,棕色的雌鱼能和银白色的雌鱼混养,这样肯定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如果考虑养几条雄鱼的话,为每条雄鱼建造一块领地是非常重要的。一般雄性慈鲷在保护自己小小领地的时候都会表现得异常凶猛。就像上述提到的,大量庇护所的建造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排卵期。很多鱼友把彩头鲷和比较温和的马拉维湖单色鲷类混养,这是个比较明智的选择。切记不要将彩头鲷属的慈鲷同更为凶猛的慈鲷混养,像罗卜那鲷属下的鱼类,他们会不断挑衅彩头鲷类的鱼,切记单色鲷属类的慈鲷都非常好斗,所以这两类鱼是不适合混养的。
彩头鲷属下的慈鲷鱼都是食肉动物,白天猎食。所有彩头鲷属都具有敏感的触觉系统,这能让它们感知到水下哪怕很微小的动静。他们凭着敏锐的触觉来感知细沙下隐藏的微小的甲克类动物的动静,它们的进攻很迅速。吻宽的彩头鲷属类能向下挖沙,沙子下陷这样仿佛让小甲壳类动物陷入了笼子一样,然后再进行猎取。它们也会在沙层表面发动这种攻击,看似连同沙子一块儿吃进去了,但是通过鱼鳃,沙子能很容易的被排出来。它们很喜欢吃多种类型的食物,但是不要忘了,它们首先是食肉动物,需要一定的肉食来维持身体所需,建议用丰年虾和水蚤等食物投喂。因为有人工来喂养,所以水族箱内的彩头鲷属慈鲷一般都会比野外的个头大。喂食过多的慈鲷产卵能力就会有所下降,典型的马拉维湖野生雌性彩头鲷属的体长都会小于7厘米,雄鱼最长能达到11厘米。
所有的彩头鲷属种类都是口孵繁殖,沙栖的彩头鲷雌鱼一般会把卵产在雄鱼已经挖掘好的小坑里。不同种类的鱼挖掘的沙坑大小和深度都不一样,有的鱼能挖出直径长达60厘米的坑用于繁殖。崖居的彩头鲷通常会找一个洞穴或者岩石的裂隙处作为繁殖地。沙栖和岩居鱼类的繁殖方式没有那么严格的区分,沙栖的彩头鲷也可能把卵放在洞穴里,反之亦然。雌鱼一次能产30到90个卵,当卵受精后,雌鱼会将卵含入口中。在马拉维湖里能看到大群的孵育雌鱼,因为这个时期它们喜欢聚集到一起。鱼苗被孵化后,雌鱼会吐出来,此时的鱼苗还很弱小,可以喂细小的食物,好让他们能吞食。
|
-
用户名 | |
收起
理由
|
笑三湖
| + 18 |
首页文章推荐三湖币奖励 |
总评分: + 18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