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论鱼的内在平衡 不知不觉跳湖已有一年时间,死鱼是家常便饭,谁也不敢保证不养死鱼,大神们更是踏着鱼的尸体过来的,因为大神们会挑战难度更高的蝴蝶、底栖。轻到蒙眼、鳃鳍根发红重到细菌性肠炎,内寄外寄混合寄,抛除新鱼入缸携带外寄因素,一直在琢磨导致观赏鱼犯病牺牲的原因是什么? 1、菌种的内外平衡 有时侯静下心来就会琢磨野生环境下寄生虫无处不在,各种细菌繁杂,食物贫瘠,野生三湖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都能够好好的生活,进入鱼缸后却是各种毛病,稍有不慎就犯病归湖。一开始曾天真的认为鱼缸水质清澈,细菌肯定要比野生环境少,没理由犯病归湖呀!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C426.tmp.png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C437.tmp.png 在跳湖之前,养过小孔雀,一开始耗损非常大,养了一段时间变得非常皮实,低密度饲养,30的方缸养了13条孔雀,始终用的同一种饲料,一周换一次水,还放了几条灯科斑马不停的追逐孔雀,就这样养了一段时间却是零耗损。后期适应了以后不打氧不加热,没有过滤,定期定量换水,居然也能愉快的玩耍。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C447.tmp.png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C448.tmp.png 这也是为什么杂鲷好侍奉的原因,由于在水族箱内繁衍了数代,经常移缸换水,渐渐地便适应了水族箱的各种环境,应对移缸换水的适应能力极强,甚至换水直接用自来水也能轻松应对。我在想若是把这些杂鲷放回非洲,是不是也会如同野生鱼入缸那般脆弱。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C449.tmp.png 上面说了那么多废话,就是想说明水质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应与否。我们也不可能营造一个无菌的水体,相反的,各种细菌交错也是维系鱼儿生存的必要条件,鱼长期在某一个环境下生活,鱼体内渐渐地就会形成对这种环境下有害菌的抗体,形成一种自身免疫,说白了就是鱼体内的菌种对抗水体中的细菌,形成了一个相对平衡的生态系统。缸内添加消化细菌就是为了帮助鱼儿产生这种维系平衡的有益菌,并帮助消化有害物质,比如氨氮硝酸盐等。 就如同人体内的白细胞,在抵抗外来细菌侵袭的时候会迅速生长,若是缺少了白细胞抵抗力就会下降,当白细胞无力抵抗外来细菌时,人们就会得病,就需要借助药物来治疗,中医叫做调节,实际上就是调节自身平衡。 估计鱼也是如此,再回想野生三湖,维系体内菌种的平衡就是它们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的原因所在,有害菌和鱼体内的有益菌是共生共存的,两者对立而又缺一不可。万恶的人类把漂亮的三湖放进鱼缸,水质的巨大差异打破了鱼原有的内在平衡,平时体内对抗有害菌的菌种突然没有了对手,失去平衡的有益菌反而变成了有害菌开始侵害鱼体(或者体内的菌种被新水体中的细菌压倒,都会致使鱼儿犯病)。维系这种平衡就能够健康的畅游,反之就会犯病甚至暴毙,这就是我对鱼体内菌种平衡的理解,这种平衡对鱼来说太重要了。 大多数鱼都是在移缸换水的时候爱犯病。换一个环境,鱼儿就要通过调整自身平衡来适应这种变化,微小变化能够轻松应对,但大幅度剧变很可能就会打破这种平衡,鱼的这种平衡一旦被打破,犯病在所难免,严重失调就会死亡。适者生存,体质强的、适应能力强的能够通过自身抗体从新建立一套适合生存的平衡系统,体质弱的、适应能力差的就会被淘汰出局。 鱼移缸容易犯病原因就在这里,移缸时水质越接近越不容易犯病,水质差异越大犯病概率就越大,最好是持续喂食原饲料一段时间,然后与自己的饲料混搭慢慢改口。闯缸鱼的出现可以为主鱼蹚道,所以闯缸鱼就该是用同种鱼,甚至是同一出处的鱼闯缸,不然闯缸意义大打折扣。再有,闯缸鱼经历两次换水后依然灵活好动,抢食积极,才算闯缸完成。 最后在引入“eric_ty”鱼友的一个例子:我之前和一个在非洲从事野生动物研究的朋友交流,他告诉我,其实任何生物体都不是无菌的,只要生活在这个地球就一定会有病菌或者寄生虫的与之共生,只是在生物体健康或者强壮的时候,病菌或寄生虫被压制无法爆发破坏其免疫系统而已,反之,病菌或寄生虫就会爆发,破坏其机体系统。非洲野牛和口蹄疫病菌之间就是一个共生关系,只有当环境适宜,野牛群感觉到安全、稳定、舒适的时候,口蹄疫病菌就不会爆发,反之,就会出现大面积感染。说得有点远,不过细琢墨,觉得和咱养鱼也是一样的道理。
老折腾鱼缸和鱼,水质、温度、饲料的大变化,的确都会导致鱼只病变。应该是同样的道理吧。
原则上,治疗方法,应该能够复制,效果也应该是一样的。当然前提是必须改善自身水质条件后,再谈治疗,否则一切都白忙活。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C44A.tmp.png 2、情绪的变动对三湖慈鲷的影响 在这里先引入亚成航母的一段混养经历,简单描述一下我对三湖慈鲷情绪变动的理解:今年3月份入手了6条航母,刚到手的时候怕被别的鱼欺负,便单独放在隔离盒里,也是为了方便观察,可是这些小家伙胆子太小,平时都挤在一角,喂食的时候也是偷偷摸摸的试探着吃,稍有动静就哔哩吧啦的满隔离盒乱窜,还好有盖,才没有酿成悲剧。有一条小航母由于精神紧张,上嘴唇脱臼,也曾尝试着把脱臼的上唇推回去,但是放回缸里稍有惊吓还是会脱臼,一条黑嘴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一时不知如何破解。在隔离盒里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没有异常,便把它们同我缸里小个头的鱼一同混养,误打误撞,有了这些小鱼的陪伴,航母逐渐胆大起来,慢慢的开始在鱼缸上层畅游起来,即便有人靠近也不害怕了,现在抢食要比之前积极得多,脱臼的上唇也自然恢复了。 很多鱼友把水质放在第一位,我不否认,但是在我看来情绪的波动也是至关重要的,两者不相上下。情绪的变化也可以导致体内菌种平衡失调,这也是导致三湖慈鲷犯病的原因之一。但是,三湖慈鲷天生好斗的性格,会导致弱势鱼精神紧迫,甚至收口,这就要求鱼主在造景和饲养密度上下功夫,尽量减少打斗压制所引发的耗损。 3、食素鱼患肠炎腹水的根源所在 在“披萨”的群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了解到食素鱼容易犯肠炎的原因并不是消化系统脆弱,跟食物是否容易消化也没有直接关系,根本原因在于日积月累养成的生活习性,使得体内的菌种适应了藻的消化吸收,突然更换其他食物(荤食),体内没有相对应的菌种去帮助消化吸收。由于蝴蝶较长的肠道,使得这些不被消化的食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在肠道内腐化生菌,有害菌的大量滋生,最终导致了肠炎腹水。由于本人没有养过蝴蝶之类的素食鱼,就不过多的发表言论了,一带而过吧。 以上这些都是平时观察所得。我不是数据控,手头没有测试仪器,也不曾对水质做过任何检测。养鱼有时候真的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总之,规律的喂食,强大的过滤,足够的空间,趋于平稳的水温,为鱼儿营造一个平衡、稳定的生态环境,让它们感受到安全、享受,这就是养好鱼的前提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