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ngogjivw 于 2017-11-30 17:31 编辑
这个帖子作为反面例子,给各位鱼友提个醒。我只想说无论任何人遇到像我这样漫长的鱼病治疗,都会感觉到疲惫,都会有放弃养鱼的想法,但我挺过来了,足足半年的治疗啊,光是换水翻缸就够耐磨人的了,最终治好鱼病的不是药,而是盐和复合硝化细菌,用药会破坏缸内平衡,导致用药期间可以勉强压制病菌,但是停药就会反复,最终陷入这种失控的恶性循环里,预防胜于治疗,希望各位鱼油把养水放在第一位。下面有三个帖子供大家参考,仅供参考而已。
论鱼的内在平衡 http://sanhucidiao.cc/thread-1408524-1-1.html
鱼肠炎腹水的根源所在1 http://sanhucidiao.cc/thread-1418564-1-1.html
鱼肠炎腹水的根源所在2 http://sanhucidiao.cc/thread-1418830-1-1.html
----------------------养鱼 养水 养心-----------------------
拒绝用药,养水至上
老婆说了家里的鱼都是我治死的,没有一条是自然死亡(病死)。
老婆:整天就知道买鱼,染病了吧,该。
老婆:不让你买鱼,开始买药,变相花钱。买药的钱都可以换一缸苗子了,败家老爷们。嘴上这么说,可脸上始终带着笑容。
老婆:为什么原来那么漂亮的金属蓝 埃及艳后变得这么难看了。我说:下药下的。
老婆:以后鱼宁可病死也不准治死,半年不死鱼再考虑入新鱼。我说:你这是在锻炼我的养功吗。
我还能说什么,鱼确实都是我治死的。说实话,我养鱼开始是因为老婆喜欢,从认识她之后开始学着养鱼,也渐渐的喜欢上了这些小家伙。
继续为老婆养出最漂亮的鱼,看着她高兴了我也打心底里开心。
转入正题,统计一下治病的耗损及体会。
蓝彩虹珍珠死了两条。
死因:治疗结束后,怕药物毒素残留,换水二分之一,水换多了,半小时后涨肚(腹水)死亡。
心得:换水量太大,珍珠对水质要求严格,不排除药物轻微中毒后内脏损伤,体质下降,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大打折扣。按理说健康的鱼不至于归湖。
太阳珍珠 母鱼一条。
死因:用药期间空腹,被饥饿的萨伊群分,早晨发现的时候就剩头骨和带刺臀鳍,拿起捞子正要捞的时候发现一条萨伊含着吃剩的鱼刺,鼓起鱼鳃用力吸,把肉吸取后将鱼刺吐出。
心得:看来萨伊还真是属于夜间捕食者,也证明了萨伊还是单养的好,这也是为什么大神们的萨缸都是清一色的原因。没办法,我还是会继续混养下去,让我清一色的萨伊养不来,感觉太单调。还有一点体会,感觉萨伊刚入缸时同马鲷很不和谐,混个脸熟之后反倒不好意思了,日久生情(哈哈,开个玩笑)。
埃及艳后公鱼一条。
死因:跳缸自杀。
凹肚,体瘦,吃食还可以,跳跃式得游动,由于病重,隔离单独治疗。怀疑综合性的疾病,可能属于内寄加外寄患者(曾经在天舞大神的帖子中看到,外寄会有跳跃式游动的症状)。口服甲硝唑药饵的同时进行敌百虫药浴,并加入满计量特灭菌治疗,一个疗程结束后,跳跃式游动症状不见,但肚子依然略凹。停药三天后继续疗程,着重治疗内寄,这也是我治疗内寄最有成就感的一次,唯一的一次,正在心喜之时,于昨天早晨跳缸自杀。痛苦,更多的原因在于没能见证我的治疗是否有效。
航母一条,八厘米。
死因:外寄药治疗结束,这条航母体色发黑,无非是药物中毒或是鳃寄导致鱼鳃溃烂,前者死因更大一些。
心得:小航母抗药性真的很差,要涨点记性了。用药后鱼体色发黑或是突然出现不规则黑斑(暗斑)可能是中毒的表现。。
在这里啰嗦一句:之前在论坛看到一位鱼油给航母做手术治疗脱臼,感觉太暴力,而且治标不治本。有些鱼油会认为打斗或是抢食造成的脱臼,我并不完全赞同这种看法。我的看法是,亚成以下的航母,包括底栖在内,非常的胆小,抗干扰能力极其低下,稍有惊动或是被压制都会造成精神紧张,这是脱臼的根本原因所在。
所以饲养这些小家伙要有三个前提条件:
1、水质必须好
关于水质好坏不大容易判断,但是可以从时间上去界定,一般情况下要养好一缸水至少需要2个月时间。你没有看错,俩个月我还算是保守的,所以养航母前必须保证自己的缸有效运转期在三个月以上。
另外通过闻、看可以初步判断水质的好坏。用鼻子闻闻水有没有腥味,有没有氨气的味道,如果有,说明水还没有养好;看看水体的状态,一缸好水会微微发黄,稍有黏性。太黄或是黏度太高也不行,若是出水口砸出的气泡在水面很久都不破,说明水太老了。
2、必须是群居,数量很重要
上面提到了亚成以下尺寸的航母抗干扰能力极其低下,那么要想养好航母,必须帮助它们提高抗干扰能力,消除外界带来的干扰,除了人为的减小动静以外,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混养数量,群居状态下的航母胆子会逐渐大起来,精神状态好了,脱臼概率会明显下降。(只是小航母抗干扰能力低下,成鱼航母完全逆转)
3、不能与强势鱼混养。
再有就是这帮小家伙战斗力很弱,必须得找弱势的品种与之混养,才能保证和谐相处。比如养一些小尺寸的珍珠类,小虎,小型剑沙之类的。
以上三点满足了,脱臼自解。
我之前有一篇文章记录了一些饲养航母的心得,可以看看
爆花蓝宝石母鱼一条。
死因:把两条蓝宝石放一个隔离盒治疗,下班回家其中一条被打死,遍体鳞伤。
心得:无论什么品种的马鲷,绝对不允许两条混养,一缸不容两鲷,结果必然是非死即伤。
这里插入一嘴,作为一个教训反思一下,同样证明了一缸不容两鲷的说法。
跳湖初期,缸里的成鱼OB孔雀正处**期,在缸里很不老实,把其他鱼都逼到角落。于是乎便有了一个很奇葩的想法,把缸里仅有的三条OB孔雀放进隔离盒单养,一公两母,其中一条母鱼有过含卵经历。本来是想让它们啪啪啪的,结果下班回家两条母鱼一死一伤,估计是公鱼性起,但母鱼并不配合,致使公鱼大打出手。我奇葩的想法断送了OB孔雀的…… 真是记吃不记打,治疗鱼病又犯了同样的错误,这次算是彻底去根了。
金头虎一条。
死因:体洞,之前发过贴,由于肚子太薄,甲硝唑 特灭菌添洞后红霉素封口治疗失败,转入药浴治疗。不知为什么,四天后突然呼吸急促,暴毙而亡。
心得:估计是我治疗太暴力了。
希望看帖的鱼油帮忙答疑解惑。
一次进鱼染病,正赶上单位出差,一星期后回家,完全傻眼。白点,蹭沙,蹭鳃,甩头,整缸鱼传染外寄、鳃寄,后期伴随头洞、体洞,部分鱼还有内寄表现,经历了漫长的治疗。
好累,翻缸杀菌,滤材高温消毒;困水、换水;下盐 黄粉 特灭菌 甲硝唑 百必除 亚峰大白片 敌百虫 灭虫灵……这是最后一次治疗了,看在我这么辛苦的份上,你们快好起来吧
……
总结:
1、轻微的细菌感染还好治,若是得了要紧的病真心难治,光是细菌性肠炎,治疗不及时都有可能造成团灭,与寄生虫的战斗也是漫长而艰辛的,并且容易反复。
2、养鱼最忌频繁多次购鱼,一般寄生虫类疾病都是新鱼带进缸里的,购鱼次数越多,染病的风险就越大,所以养鱼最好的方法是根据缸的大小,一次性购入合适密度的鱼。推荐亚成以上的,苗子品相如何先不论,由于苗子体质参差不齐,在混养过程中的耗损必然会比亚成鱼大,直接购买亚成以上的鱼也省得将来大批量的核减密度。
3、入手头鱼更需要加倍呵护:之所以称之为头鱼,必定是缸里个头最大,最先发色,战斗力最强的鱼,也可以认为是缸霸,缸霸必然是傲视群鱼的。当所谓的头鱼进入一个新环境时,它以往的所有光环都将退去,而且新鱼入缸肯定是要遭受挑战的,若是在新环境下无法继续充当头鱼,情绪上必定一落千丈。从高高在上的缸霸到人见人欺的小软,紧迫感会愈加强烈,以往的缸霸失掉的不仅仅是王者的地位以及傲视群雄的那份霸气,很可能从此一蹶不振。如果一条鱼从自身上放弃了自己,等待它的很可能是收口,离群,甚至是归湖。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鱼主的细心呵护,否则死亡随时发生。建议隔离静养,并混养一些弱势鱼,恢复斗志才能迎接新的开始。
4、很多鱼友抱怨鱼商的鱼不好,有问题,带有严重的内寄,入缸后**,收口 离群 凹肚,然后死亡,其实鱼是没有问题的,收口、离群、凹肚、越来越瘦并不见得就是内寄,很可能是情绪变动引发的自弃行为,大多情况是受压制所致,也被不少鱼友称之为“老头鱼”(小马哥)。
5、无论什么鱼药,第一次用最好还是半量或是三分之二剂量预测一下,确认安全后再满计量下药。杀菌药记得打氧。
6、无论是內寄还是外寄,都不建议半量检疫,没病不要乱下药,一旦病情确认就要满剂量治疗到底。要知道即便是满计量用药都不敢确保杀干净所有寄生虫。
7、治疗外寄,换水 升温 下盐 满剂量药浴,缺一不可,少了哪个环节都可能让治疗功亏一篑。个人理解,加盐就是辅助治疗,提高渗透压,千分之二就好,并不是用盐直接杀死细菌或是寄生虫,能够杀死寄生虫的浓度鱼会先死。事实上,在养鱼时大量使用杀虫剂不仅不能有效消灭寄生虫,反而会增加寄生虫的抗药性,并且容易破坏缸内环境的生态平衡。防治寄生虫病重点在防,而不是治。
8、最重要的一点,养鱼先养水,养水先养心。关于养水的帖子很多,就不再提了,只是重点说一下,养水没有捷径,新缸新滤材养水至少需要三个月才能建立起有效的生化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