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专区 鱼友交易
查看: 9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今天看到这篇文章希望对新手有帮助!

[复制链接]
三湖慈鲷
 童  生

此等级代表知识和贡献
当前:童生(1级)
  • 项  目当前下级
  • 主题数:23-
  • 回复数:242-
  • 精华数:0-
  • 回答数:0+2
  • 采纳数:0-
  • 热帖数:2-
此等级代表活跃度
当前:铭鱼(5级)
当前等级积分726分离下一等级鱼圣(6级)还有274分,加油!

23

主题

13

关注

4

粉丝
+ 关 注
发私信
龙币
825
 兑换福利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qq 发表于 2015-12-25 00:42:23 来自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这是转载的…觉得每一个喜欢三湖鱼的朋友多多了解!本人也是小白一个!

             对于三湖慈鲷,一般来说,鱼病发生的原因通常都是由水质、温度、饲料、活饵或其它生物带入的病菌、打斗引起的外伤、个体健康等因素所引起!不管是哪类因素引起的疾病,做好预防工作才是最重要的,治疗的方案再好也只是亡羊补牢。
  疾病的治疗,不外乎水质检测、病鱼的行为及表皮、鳃丝和排泄物的观察。本篇只对三湖慈鲷常见疾病来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及介绍,给新手朋友一个直观的鱼病概念,当然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三湖慈鲷,那就要进一步了解三湖慈鲷常见疾病的治疗和分析。
  一、白点病:
   病因:是换水时温差过大,或在冷热交换的季节,如果缸中的温度一下子相差太多的话,就很容易产生白点病。
  症状:体表各处会出现小白点。
  治疗方法:就是换水并将温度拉高至30摄氏度,理论上来说,第三天就应该看得出来病情是否已控制住且白点不再扩散。如果白点持续扩散,就要用治白点药,依照用药指示来下药并控温在摄氏30度,顶多下两次药,白点就应该可以治愈。最后再换水1/3左右,并把温度调回原来温度。
  二、立鳞病:
  病因:通常起因为细菌感染、水质不洁、新陈代谢障碍等。
   症状:病鱼体表粗糙,体表肿胀,致使鳞片竖起。常伴有腹水和眼球肿胀等症状,
  治疗方式:要隔离治疗,可选用庆大霉素3-5支,溶于十千克水中,浸洗病鱼10-15分钟。另外主要是改善水质。
  三、腹水:
  病因:为水质的突然恶化,细菌与病毒性感染。
  症状:腹水病症状一般表现为,眼球突出、肛门突出发炎、表皮红斑、腹部肿胀有脓液等。
  治疗方法:治疗时,采用专业的药水隔离药浴,目前市场上治疗腹水病的药水治愈率还是很高的。预防方面主要注意水质的变化。
  四、体表出现红斑或溃疡:
  病因:慈鲷体表溃烂,无外乎两种情况,一是细菌或寄生虫寄生,二是相互打斗致伤后感染。
  症状:体表出现红斑或溃疡
  治疗方法:如果确定是体表寄生虫,则就需要隔离下杀虫(或驱虫)药,通常疗程一周左右;若是被攻击而受伤,通常会溃烂且并发霉菌感染,因此就得下黄药及防霉药,以防多次感染而产生其它病变。
  五、蒙眼:
  病因:蒙眼大多是因为水质差引起的,污浊的水中各种有害细菌滋生严重,引起感染。
  症状:在这样的水中生长,即使身强体壮的鱼种也会被有害细菌入侵患上蒙眼、烂鳍、烂肉、水霉等疾病。
  治疗方法:下细菌性(黄药)及体表寄生虫用药,下药两天,第三天换水1/3~1/4。直到症状消失,或者用1%的食盐水浸泡鱼体。需注意有无引起霉菌并发感染。
  六、烂尾或烂鳍:
  病因:烂尾或烂鳍的产生,不外乎细菌感染,体表寄生虫(例如吸虫类)、攻击行为或降酸过快;需搞清楚病因然后再对症下药。
  症状:当水质不良,长期处于混浊状态,受新水刺激过多,pH值不适宜,以及鱼体吃不饱而相。互厮咬导致细菌感染,致使鱼鳍腐烂。
  治疗方法:可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呋喃西林溶液清洗消毒;或用100千克水加入3~5片痢特灵,进行浸洗消毒;或在100千克水中加入5?8片土霉素进行浸洗;或用低浓度高锰酸钾溶液浸洗消毒10小时;或用庆大霉素溶液浸洗。此外,必须注意调整水质的酸碱度。
  七、头洞:
  病因:感染的原因是水质恶化或外鱼细菌入缸。水质恶化导致鞭毛虫等原生物入侵鱼体。
  症状:头部出现小洞,如果没有引起重视,病情就会扩大且向下凹陷,最后会形成一个凹洞致鱼死亡。病症初期以一般的驱鞭毛虫药或原生虫药医治,有相当大的机会可以治愈头洞,但是如果到了后期凹洞形成,想治疗就困难了。
  治疗方法:治疗时除药物控制外,还要注意在食物中有规律地添加足够量的钙、磷和维生素D,穿孔即可愈合。同时在水中添加碳酸钙和硫化镁,可以加速康复的过程及预防患穿孔病。

扫描二维码,手机浏览分享本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fastpost
返回顶部 意见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