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巅三湖慈鲷

标题: 加体型相当的鱼更容易挨打?这项研究有了新的发现 [打印本页]

作者: PeacockHybirder    时间: 2022-10-1 10:44
标题: 加体型相当的鱼更容易挨打?这项研究有了新的发现
买了新鱼之后,放鱼入缸是一个讲究的学问。有人会改变水位,有人会动造景,更有甚至,直接把鱼缸罩起来(比如我),让它们提前睡觉。而来自休斯顿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Alwardet al., 2021),也玩了一回“加鱼”。他们研究了坦湖天使——伯顿天使(Astatotilapia burtoni),在面对不同体型同种入侵者时的攻击行为,并且有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新发现。

伯恩天使

大家不妨先想想在自己的鱼缸里,有一条天天耀武扬威的缸霸,有一天你加了一条同品种公鱼进去,那么这个新鱼的体型和它挨打的惨烈程度是否有关系呢?
体型大小与攻击行为的关系
这里先卖个关子,咱先不说这篇文章的结论,在以往的研究中,有学者(Beeching,1992)认为入侵慈鲷的体型和其受到的物理攻击呈正比,也就说来的家伙越大,挨打越厉害。而更多的人认为当入侵者体型相当时,受到的攻击越多(Wazlavek& Figler, 1989; Enquist & Leimar, 1983),这种情况也符合大多数人的心理预期。那么问题来了,Wazlavek的研究对象是九间菠萝(Cichlasoma Nigrofasciatum),而Beeching等则研究的是奥斯卡地图鱼(AstronotusOcellatus),这两种鱼虽然也是慈鲷科的,但是和我们的主题非洲慈鲷还是有差别的。伯恩天使这种鱼呢,它的优势雄性(也就是缸霸)拥有一块区域,它们通过攻击性的行为来保护该区域,并在该区域内与雌性求爱和交配,而非优势雄性则不会做出这些行为。然而,随着非优势雄性不断熟悉环境,它会寻找一个机会来提升社会地位,使其成为优势雄性,伯顿天使族群的社会等级就会不断变化(其行为也和大多数三湖慈鲷类似)。
研究者可能也是坦湖天使爱好者,他们发现伯恩天使的行为好像跟前辈的观察结果不太一样,于是就设计了一个实验,用方差分析法来证明自己的推断。首先,他们确定了一个衡量体型的东西,叫做标准长度(standardlength, SL);随后,对手里的鱼进行了分组,先分成“领主”和入侵者,顾名思义,“领主”就是原来这片水域的老大,它能在这里展示自己,并且和区域内的母鱼繁殖,入侵者就不解释了;接下来再对入侵者分类,那么和“领主”标准长度差距在5%以内的,叫做”体型相当”,比“领主”小5%以上的,叫做“较小体型”,而比“领主”大5%以上的,就叫“较大体型”;然后,刺激的就来了,往“领主”的缸里加各种各样的入侵者,之后用摄像机记录下入侵者在入侵期间挨打的情况,再对挨打情况进行评分。

实验流程
那么什么样的行为算是肢体暴力,什么又不算呢?研究者把追逐和咬叫做肢体暴力,而侧身展示和弯曲身体则算非肢体暴力,其他的比如逃跑之类的,不算在暴力中。

行为分析
最后呢,研究人员经过一通分析,发现这个鱼它对越大的入侵者攻击性越厉害,攻击性和入侵者的体型正相关,这就和玩奥斯卡地图的前辈有点一样了。而对体型相当的入侵者,攻击行为是会显著增加的,这与先前的研究也差不多(Maynard& Harper, 1988; Holekamp & Strauss, 2016)。但离谱的是,研究者发现,“领主”会增加的是非肢体暴力,比起追上去一顿咬,更多的是夸示和炫耀,以此来达到赶走入侵者的目的,用研究人员的话来说就是:“Thisbehavioral strategy may aid in readily settling conflicts when size asymmetriesare small.”,当差距较小的时候,这种策略有助于减少冲突。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怪异,或者与自己缸里的情况不太一样呢?作者也说了,这与之前研究所称的会增加肢体暴力是相反的。那么这项研究的结果究竟是该种的特性还是能够推广到更多的非洲慈鲷身上,这是个开放性问题,需要读者自己思考。

参考文献:
Alward, B. A., Cathers, P. H., Blakkan, D. M., Hoadley, A.P., & Fernald, R. D. (2021). A behavioral logic underlying aggressionin an African cichlid fish. Ethology, 127(7), 572–581.
Beeching, S. C. (1992). Visual assessment of relative bodysize in a cichlid fish, the oscar, Astronotus Ocellatus. Ethology,90(3), 177–186.
Wazlavek, B. E., & Figler, M. H. (1989). Territorialprior residence, size asymmetry, and escalation of aggression in convictcichlids (Cichlasoma Nigrofasciatum Günther). Aggressive Behavior,15(3), 235–244.
Enquist, M., & Leimar, O. (1983). Evolution of fightingbehaviour: Decision ru** and assessment of relative strength. Journal ofTheoretical Biology, 102(3), 387–410.
Maynard Smith, J., & Harper, D. G. C. (1988). “Theevolution of aggression: Can selection generate variability?” Philosophical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B, Biological Sciences,319, 557–570.
Holekamp, K. E., & Strauss, E. D. (2016). Aggression anddominance: An interdisciplinary overview. Current Opinion in BehavioralSciences, 12, 44–51.
@奉旨养鱼 请求加精
作者: 鱼爹地    时间: 2022-10-1 22:35
这个绝对是学术级别的!
作者: PeacockHybirder    时间: 2022-10-1 22:40
鱼爹地 发表于 2022-10-1 22:35
这个绝对是学术级别的!

好久不见
作者: 奉旨养鱼    时间: 2022-10-2 09:31
学习学习
作者: 心情鱼悦(偶然xy)    时间: 2022-10-2 14:10
学习
作者: Eminem001005    时间: 2023-7-4 12:48
知识无止境啊啊




欢迎光临 龙巅三湖慈鲷 (http://sanhucidiao.longdi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