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巅三湖慈鲷

标题: [原创] 总结帖-----------祝龙巅各位鱼友 水清鱼靓 [打印本页]

作者: cngogjivw    时间: 2017-6-21 13:10
标题: [原创] 总结帖-----------祝龙巅各位鱼友 水清鱼靓
本帖最后由 cngogjivw 于 2019-1-22 12:42 编辑

删除删除删除删除删除
作者: cngogjivw    时间: 2017-6-21 14:06
占位
作者: cngogjivw    时间: 2017-6-21 14:07
再来一层
作者: 小景深深    时间: 2017-6-21 14:40
好帖子,说的在理。完全赞同👍
作者: wangf216    时间: 2017-6-21 14:59
impressive!
作者: 13580531831    时间: 2017-6-21 15:22
好贴,我2公3母的血艳红发色最好,单条的,基本不发色,每天就靠躲过日子,这贴里真给出了答案
作者: brian810814    时间: 2017-6-21 15:58
好贴,又来学习了
作者: cngogjivw    时间: 2017-6-21 16:02
wangf216 发表于 2017-6-21 14:59
impressive!


作者: 乐在鱼中    时间: 2017-6-21 16:19
楼主很用心,总结的很到位,赞一个
作者: cngogjivw    时间: 2017-6-21 16:42
乐在鱼中 发表于 2017-6-21 16:19
楼主很用心,总结的很到位,赞一个

谢谢
作者: 非洲沙漠王子    时间: 2017-6-21 18:53
说的不错,很有道理
作者: WOODHOUSE-GAO    时间: 2017-6-21 21:35
善于总结,总会不断进步,向你学习
作者: cngogjivw    时间: 2017-6-21 23:15
WOODHOUSE-GAO 发表于 2017-6-21 21:35
善于总结,总会不断进步,向你学习

共同学习
作者: yu1848821    时间: 2017-6-22 08:55
这精华帖子嗷嗷的
作者: cngogjivw    时间: 2017-6-22 08:56
yu1848821 发表于 2017-6-22 08:55
这精华帖子嗷嗷的


作者: yu1848821    时间: 2017-6-22 08:57
cngogjivw 发表于 2017-6-22 08:56

膜拜精华男爵,争取早日拿到顶级勋章
作者: cngogjivw    时间: 2017-6-22 09:00
yu1848821 发表于 2017-6-22 08:57
膜拜精华男爵,争取早日拿到顶级勋章

哪有那么容易呀
作者: 龙儿乖乖    时间: 2017-6-22 14:29
这个帖子不错。
作者: cngogjivw    时间: 2017-6-22 14:35
龙儿乖乖 发表于 2017-6-22 14:29
这个帖子不错。

谢谢
作者: 龙儿乖乖    时间: 2017-6-22 16:22
cngogjivw 发表于 2017-6-22 14:35
谢谢


作者: 龙巅雷哥    时间: 2017-6-23 09:03
这总结无敌了

作者: cngogjivw    时间: 2017-6-23 09:06
龙巅雷哥 发表于 2017-6-23 09:03
这总结无敌了

感谢评分
作者: 小景深深    时间: 2017-6-23 09:36
真是好帖子啊,长经验了。谢谢楼主
作者: cngogjivw    时间: 2017-6-23 12:04
小景深深 发表于 2017-6-23 09:36
真是好帖子啊,长经验了。谢谢楼主

共同探讨学习
作者: 水好鱼就好    时间: 2017-6-23 14:49
真是好帖子。谢谢哥们
作者: yu1848821    时间: 2017-6-23 15:31
cngogjivw 发表于 2017-6-22 09:00
哪有那么容易呀

慢慢积累呗
作者: cngogjivw    时间: 2017-6-23 20:33
yu1848821 发表于 2017-6-23 15:31
慢慢积累呗

我努力,嘻嘻
作者: cngogjivw    时间: 2017-6-23 20:34
水好鱼就好 发表于 2017-6-23 14:49
真是好帖子。谢谢哥们

不客气,我养鱼体会到哪里就随手写出来
作者: yu1848821    时间: 2017-6-26 09:45
cngogjivw 发表于 2017-6-23 20:33
我努力,嘻嘻

看好你
作者: cngogjivw    时间: 2017-6-26 17:23
本帖最后由 cngogjivw 于 2017-6-27 10:24 编辑

这一楼层全是 辰版 的帖子,逛论坛时无意中发现,每一贴都说到了点上。备份




[坦干依喀湖] 蓝剑沙的饲养和繁殖
这个标题起的有点大,蓝剑沙类的饲养难度很低,如果用5颗星来衡量饲养三湖难度的话,蓝剑沙只能有1颗星。关于蓝剑沙的饲养和繁殖,前人也有很多的相关论述了,我在这里仅就饲养繁殖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几点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经验。
  不管你喜欢不喜欢,蓝剑沙都会是玩家三湖经历中,必不可少的品种。相对来说,细鳞剑沙难度能稍微比巨型剑沙难度大一些,其他类的小型剑沙就很容易了,只要环境正常,扔进鱼缸就可以活的很好。
  在饲养蓝剑沙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体色发黑,吃吐,腮红,消瘦,弓腰,几种情况,以至于很多鱼友不断询问,这也是发这个贴的原因。这几种情况往往会同时发生,而且一旦发生,几乎就是不治之症。下面我一一阐述原因,以及预防治疗方法。
    首先是发黑,发黑主要是肝受损,肝脏是解毒的,一旦受损就会出现中毒症状,表现就是发黑,原因有几下几种情况,水体氨氮严重超标的情况,药物中毒,内寄爆发,内寄是会分泌毒素的,脂肪肝,前几种通过换水,处理内寄就可以解决了,主要讲一下脂肪肝,脂肪肝通过解剖就很容发现,肝脏是白色,或者花白,这种情况主要是水体氨超标,超标很轻微,长期造成的,还有就是饲料蛋白过高,长期投喂就会脂肪肝了,目前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只能预防。少投喂蛋白含量超过40%的饲料,注意饲料变质的问题,密度不要太大,罐头似的早晚会出事。定时定量换水。
   下一个是吃吐,这个很好观察,鱼吃进去马上就吐出来了,很多鱼友会认为是内寄,这实际是错误理念,内寄是不会影响吃食的,只有引起炎症才会影响食欲,吃吐最主要是鳃感染寄生虫,主要是指环虫的表现,应该按外寄处理,蓝剑沙游动速度很快,体表粘液也少,一般体表不容易感染外寄,但是鳃部是最脆弱的,一般感染外寄,还会有鳃部发红,蹭痒的表现,严重就吃吐,因为指环虫是挂在鳃上的,吸入食物指环虫就会收缩,鱼感疼痛就会条件反射的吐出食物,处理办法就是用外寄药物就可以了。
   腮红主要是小鱼阶段,运输在高氧情况下鳃会红,一般短期就会自愈,在就是感染鳃寄生虫,治疗同上。
   消瘦,弓腰主要原因是内寄爆发,或者长期外寄无法吃食,营养不良造成的痿瘪病,很多的疾病最终的表现都是消瘦弓腰,这跟蓝剑沙顽强的生命力有关,要是底栖类早就挂了,根本熬不到这时候,严重到弓腰状态不可治愈只能预防。幼鱼期容易发生消瘦,发货运输控食不要过久,接货后到家要尽早投喂。
   原因基本说完了,总结一下,养蓝剑沙要有个成熟的系统,定时定量换水,要知道这种开阔水域的鱼类,喜欢新水。喂食要避免高蛋白,有些蛋白含量很高的,就不要喂的非常饱,一般只有人工饲料会高蛋白,自然食物很少有超过40%的蛋白含量,准备好处理内外寄的药物,发现有情况就检疫,就可以养的很好了,只要顺利度过幼鱼期,就很难养死了。
  繁殖易如反掌,等着收鱼就可以了,扣鱼也实际很简单,含卵的鱼只要捞出来,抓住在放水里就会自己吐出来。
  以上说的不一定全面,有些喜欢刨根问底的鱼友可以另发帖。下一篇,题目是蓝剑沙的提纯方法,分享一下如何获得高品质剑沙的经验。

蓝剑沙的提纯方法
众所周知,每个蓝剑沙的地域种都有不同的表现模式,虽然心理上都可以接受不同的表现方式,但是都想得到最具观赏性的形式。一直以来为金头的白头,双印脏色,黑细鳞不黑,红细鳞不红,争论不休,交易的也造成不少纠纷。今天就分享给大家如何得到最有观赏性子代的方法。
   大概是2007年的时候,全蓝的双印对于鱼友来说是趋之若鹜。于是就萌生了提纯全蓝双印的想法,记住是提纯,而不是创造,因为全蓝的双印在野生自然存在的,只不过概率是一百分之一,非常幸运的是,我得到了一条全蓝型的公鱼,于是专门用这条鱼来繁殖下一代,可是下一代并不是全蓝,原因很简单,因为母鱼不一定是全蓝的基因,而得到全蓝的母鱼就变的非常重要了,那么如何得到全蓝型的母鱼呢,这就是这篇文章的精华所在了。
  当时被困扰了很久,历经磨难吧。实际方法很简单,就是把所有的公鱼都捞走,鱼缸里的母剑沙就会开始争斗,并发色,发色肯定是不如公鱼绚丽,但是可以轻松的看出母鱼的类型,黄尾,蓝尾一目了然,找出全蓝的母鱼,下一代全蓝的概率大幅提升,在几代以后,以至于现在全国遍地的全蓝双印,好像全蓝双印成了双印的代名词了。
  同样方法,可以得到金头的母鱼,全蓝型的黑细鳞,和排除掉蓝尾型的红细鳞,这样剑沙的观赏性就可以大幅提高了。
正好赶上倒缸,特意留下几个红细鳞母鱼,发一下红细鳞母鱼发色的样子。


关于过水
何为过水,为何要过水,要如何过水,这里浅谈一下多年来发货接货的经验。
过水的过程,实际是为了配合发货,而使得鱼只减少应激反应的一个过程,说白了就是想让鱼缓慢适应水质。
既然为了配合发货,就说说发货的模式,和包内水质会发生的变化。
一,全新水发货,鱼控食后,在新水中前7-8小时,水质不会太大变化,10小时候以后水中会积累氨氮,20小时,氨氮会超标,但是在氧气压力下,鱼会正常活着,30小时会缺氧

二原缸水发货,前7-8小时水质轻微变化,10小时水质积累氨氮,并开始酸化,20小时,氨氮超标,并缺氧,水体细菌开发酵原缸如果是老水,开始发臭,30小时很难坚持到
三抗生素发货,水里添加土霉素等等,这类水质7-8小时内及其稳定,10小时候后,酵母菌开始繁殖,水体会轻微酸化,20小时水质还可以忍受,30小时以上水质酸度会达到5.0左右(和稀释的白醋差不多)
四镇静剂发货,最大限度的减少鱼体代谢,但是控食不到位会有呕吐现象,水质会变化,开包后,氧气压力没有了,水中溶氧减少,鱼体还处于麻醉状态,呼吸频率上不来,容易缺氧
五,活性碳发货,活性炭会吸附部分氨氮,能延长包内水质变化时间,缺点是容易造成鱼体外伤,运输野蛮装卸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以上就是发货的基本方法了,接到货应该怎么处理呢
如果是几小时的车程,或者是省内水质差异不大的地区,泡袋,温度相同可以直接下缸,愿意过水,就分3-5次,10几分钟就可以了,
如果是10-20小时的,先观察一下,看鱼是否状态正常,开包闻闻味道,没有异味说明水质变化不大,可以过水,如果有异味,臭味的,说明水质已经变化了,氨氮超标的情况下,氧气压力又没有了,水体会快速缺氧,鱼也会中毒,就没必要过水了,直接下缸,包内水质是黄色或者咖啡色,那是抗生素氧化后的颜色,这样的水不能到入鱼缸内。
对于运输时间久的,炎热的夏季,状态不好的,想都不要想,直接下缸。
滴流过水的误区,从感官上,貌似很稳定,很匀速,实际大错特错,试想一下,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泡在屎尿汤里2个多小时会是什么结果。
对于正常运输的,包装一但打开,氧气和水体的渗透压力会瞬间改变,鱼会吸入大量氨氮,所以过水要快,3-5次足以,时间以不超过30分钟为益,不要因为鱼的价值而过多呵护,再贵的鱼,也只不过是鱼,鱼的价值是取决于数量,数量大了,价格自然就跌了,貌似一些据说水质敏感的,比如埃及,樱桃之类,怕碧落之类的,直接下水也没什么反应,要问我为什么敢直接下,我告诉你,因为它们到家了。



养鱼真经—初级篇---选择上滤的理由
本篇只为新手逆袭而作,器材控和土豪请绕行。
  自古以来,最上层的武功都是四两搏千斤,养鱼也是如此,本篇介绍一种简单的,节能的,高效的装备,来实现最高的效益,也为节能减排做点贡献。
当我们作为初级玩家的时候想想,我们最怕什么?一想不知道,实际担心的还真的挺多,养死鱼怎么办,电费高,看着好鱼不敢下手,银子不够,意外停电,老婆不同意等等等等!!
   宗上所诉,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没把握,如果你有一套完美的水族系统的时候,这一切都迎刃而解。
当你要养鱼的时候,肯定会先想到鱼缸,今天,我在这里要告诉大家,最先考虑的,一定要是过滤系统,只有有了完美的过滤系统,才能是养好鱼的基础。
   对于过滤方式有多种,今天只讲上滤的优势,上过滤是最节能,最安全的过滤模式,价格也最低廉,维护也最简单。
节能是因为距离水面最近,这样水泵扬程最短,损失的能量最小,这点要比滴流强,比底缸过滤强的更多了。当有停电的时候,上滤的水可以排干,这样硝化细菌不会缺氧死掉,相比滤筒和底缸过滤,这点是极大的优势。造价不用说了,远远低于滤筒,滴流,底缸过滤。维护也很简单,一伸手就搞定了,还有很多其他优点,比如天气热了,可以在上滤槽上夹个风扇,做组缸的时候,上过滤可以节省很多空间,这点要比滴流强很多。还有就是因为滤材阻挡水流形成的涡流可以挥发掉水体中的氨氮,这点是其他过滤望尘莫及的。
  不过因为上过滤结构简单,过滤效率一直不理想,只有做到高效率,才可以做到节能。
现在我把改进之后上滤画图发给鱼友们,下载之后就可以直接去定做了,经过多年使用,养鱼无数,这个系统我可以很负责的说,效果不次于任何过滤方式。
   要摒弃以往的资料,什么一小时过滤几次几次,流量多大多大,这里我告诉大家,每小时过滤4次,只要不把鱼养的象罐头,就4次就可以了,未来后面会介绍怎么使用水泵,把水泵的效能利用到最大。
   在这里要感谢一下小尾寒羊,电脑绘图都是由小尾寒羊兄弟完成的,本篇只发适合鱼缸1.2米-1.8米过滤器图纸,下篇再讲小型鱼缸,和方形鱼缸的配置。

侧剖面图-01_副本.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18)
侧剖面图-01_副本.jpg
上滤-gai-02_副本.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6)
上滤-gai-02_副本.jpg
首先感谢专业从事平面设计包装设计的小尾寒羊  QQ359050136,在百忙之中完成我需要的图片。
言归正转,上篇的过滤器适合1.2-1.8米的鱼缸,本篇再说小鱼缸的设置。
不管哪种过滤,都有优缺点,适合才是硬道理。上过滤的优点在重申一遍,最节能,造价最低,
维护最方便,也最安全。
但传统上过滤器显得简单,很多人就会认为不可靠。
那么多大才可以满足基本要求呢,那就是底面积的5分之二,体积达到水体10-20分之一。按这个基本要求
,只要水过滤次数在每小时4-5次,就可以满足基本养鱼条件了。
所以效率也极其重要,合理的流速是保证效率的前提。
下篇讲如何正确使用水泵。


方形鱼缸.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3)
此图为方形鱼缸,,采用折返方式增加过滤的面积和体积
此图为方形鱼缸,,采用折返方式增加过滤的面积和体积
一米.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2)
此图适合1米左右的中型鱼缸,采用折返方式,加大过滤体积
此图适合1米左右的中型鱼缸,采用折返方式,加大过滤体积
60缸.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3)
此图为60左右小鱼缸设置,因为鱼缸很小,过滤面积就会不足,于是采用配合底砂过滤模式,这样就扩大了过滤面 ...
此图为60左右小鱼缸设置,因为鱼缸很小,过滤面积就会不足,于是采用配合底砂过滤模式,这样就扩大了过滤面 ...


[原创] 养鱼真经---高级篇--关于检疫  
本篇适合有一定养鱼经验的高手总结使用,对于不同见解,如果是大师级鱼友,请多提宝贵意见在下虚心受教,如果只是以为自己养了几年鱼,技术就很高的鱼友请绕行。
本篇只针对三湖鱼类,其他鱼类私下探讨。我写这篇也是因为此类站内短信太多了,想一贴定回音。


我们都看过扁鹊见蔡桓公这篇古文,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这里除了显示医术高超之外,主要说明不要讳病忌医,治病要治早。
一直以来,我把玩鱼秘诀归决于,环境,检疫,营养,技巧这4大方面。
检疫是其中重要之一,曾经有鱼友不屑一顾,什么用什么高级水机,坚持人工饲料,哪来那么多疾病之说。人跟鱼基因相似度在80%以上,人吃五谷杂粮,都做不到无病无灾,
鱼更是如此,尤其是鱼不能说,不能碰,我们想做到扁鹊那样,一眼就看出问题所在,那就难上加难了。
所以中医的望闻问切,我们只能用望,检疫不是叫我们做个好医生,但是想养好鱼,做个好护理员还是有必要的。
首先,是需要知道鱼在什么情况是有隐患的,
三湖论坛,谈论最多的是内寄,肠炎,腹水,一旦有吃吐,白便,凹肚之类的,首先大家想到的就是---内寄,内寄,然后大白片伺候。
实际是错误的,事实是恰恰相反的,而使用大白片治愈的鱼只,也寥寥无几,至少我是一只也没救活过,后来才知道,大白片的成分是二甲硝咪唑,跟甲硝唑的作用一样,本身
二甲硝咪唑不溶于水,而国外开发出二甲硝咪唑盐酸盐,使得药物溶水了,这样就达到效果,对症的话这是款好药,但是大部分是不对症,所以功亏一篑。
事实是大部分疾病都是由外而内的,我现在演示一下过程,首先,鱼鳃部或者皮肤会被感染,对于能治愈的感染有两种,一是寄生虫,二是细菌,不要说有净水机就不会感染,
只要你在地球,就会有机会被感染
当然鱼有个体差异,不是每条都很均匀感染,就好比教室里流行感冒一样,总是有先有症状的,也有不会感染的。首先鱼的表现就会檫身,或者抖鳍,鳃一旦感染就会是吃吐,因
为吃的时候,鱼需要吸水,这时候鳃部就会疼痛,鱼是弱智,就会以为食物攻击它,就会出现吃了就吐的表现,鱼还会出现怕人,因为你来了,你喂了,它就疼啊,鳃会发炎,
那么红的鳃就出现了。这样长期饥饿,就会有下步发展,先是肚子憋了,再继续的话,鱼会启动自身调剂功能,会首先消化自己的内脏,这时候鱼就没有食欲了,再晚几天,因为
营养严重匮乏,那么弓身之类,就出现了,这时候鱼抵抗力下降,会有多种并发症,是我们想不到的,当有败血症出现时,体色就会发黑,离死不远了。
有些体质强悍的鱼,比如六间,航母,会有另外的表现,它们会含气,这样会使得鳃部舒服一些,最开始我也很奇怪,实际做一次外检疫,症状立马就没有了,还有六间啃沙子
,很多人以为是缺微量元素,现在告诉你,是鳃在感染。它在漱口。这里我可能要颠覆以往大家对于疾病的所有认知,如果有意见的,请看开篇第一句。
综上所诉,定期做个预防似的的外部检疫是非常重要的。下篇再说内寄是什么情况。


发色所需要的条件
首先可以肯定鱼类是有颜色鉴别能力的,这和大多数哺乳动物不同。那么鱼类为什么需要有颜色呢。什么情况鱼会发色,而发色是需要耗费能量,和暴露自己位置,鱼类为何要冒险发色呢。这个和进化密不可分。
鱼类体色分两种,一种是保护作用,另一种是起到夸饰作用。对于夸饰作用的颜色,我们称之为发色,这个和金鱼等体色不变化是不同的。夸饰一般会在繁殖和争斗中表现出来。
作为基本生物体,鱼类需要把最好的基因传递下去,怎么才能知道是最好的基因呢,颜色就是其中之一,很多鸟类和鱼类都有艳丽的颜色,而只有健康,营养充足,才会体现出基因优良。对于雌性为主导地位的地球来说,颜色就是一种竞争的需求。因为挑剔的雌性,才会有颜色的竞争。所以雌鱼会优先选择颜色符合的来繁殖下一代。
水族箱里发色的三个必要条件
第一一定要使鱼保持相对健康,如果有寄生虫,颜色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定期检验,保持优良的环境就非常重要。
第二,发色是营养充足的表现,有很多鱼友说我的鱼如何如何大了,还不发色,这个和营养有很大关系,不要说我的饲料是什么什么国家的,没用,食物多样化,新鲜,鱼能吃饱,这些很重要,如果连鱼都不会喂的,就不要指望什么发色了。
第三,足够的空间,一个合理的密度和足够的空间也很重要,尽量给鱼可以活动的范围,发色的鱼,往往需要一定的地盘,作为发色的领地,如果没有空间,那么发色就不会达到极致。
下一个,在说个小技巧,引进竞争机制,因为发色鱼会消耗体力的,当没有对手,鱼也懒得发色,所以一个缸里有3条公鱼更容易发色,当然母鱼必不可少。

作者: cngogjivw    时间: 2017-6-28 09:47
本帖最后由 cngogjivw 于 2017-7-5 16:01 编辑

今天在论坛看到有人发帖说养鱼风水的事,既然有人提到这个,我就开一贴说说我的想法

先摆明自己的观点:养鱼只是爱好,不必过于纠结风水问题,而且靠鱼来改变命运不大靠谱。

--------------------------------------------------------------------------------------------------
说说一般看风水的补救原则吧(本人并不认可)
风水这个东西很复杂。
所谓风水就是避开风,避开水,也就是风水大师嘴里说的:来水去风都有讲究。(实则是故弄玄虚)

《三命通会》中云:一命 二运 三风水,也就是说原命局排第一位,最重要,然后是大运流年,最后才是风水。
什么是原命局呢:我们每个人的生日时辰由年、月、日、时四个组合构成,命理学把这四个组合称作“四柱”预测学,每柱各占两个字,分别由天干地支组成,一共八个字,所以也称作“八字”命理。命理学把一个人出生时的“八字”组合就叫原命局,这个是在出生的哪一刻便注定了的,一生无法更改。
再说说大运:八字组合,生年称作年柱,生月称作月柱,生日称作日柱,生时称作时柱。八字命理月令最为重要,大运也是根据个人的月柱推算出来的,即乾造(男命)阳年生顺排,阴年生逆排;坤造(女命)阴年生顺排,阳年生逆排。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大运也是不可逆转的,流年更是无法更改,除非你会穿越。
最后说说风水吧:由于每个人出生的八字都不一样,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缺陷,几乎完美的八字凤毛麟角,所以又有:本命局不病不为贵的说法,然后故弄玄虚一番,怎么怎么补救之类的,也只是所谓的大师用来行骗的说辞。

==============================================下面开始行骗==============================================

说白了,风水就是根据人们的八字大运的病灶进行补缺,缺水补水,缺火补火。下面就说说所谓的大师的补救策略:

说到风水又不得不提五行,在大师嘴里鱼缸的方位摆制都有讲究,包括鱼的颜色也分别代表了不同五行。

从最简单的说起,东方为木,南方为火,西方为金,北方为水,土坐中。
从颜色上说,黑色的鱼代表五行中的水,绿色代表木,红色代表火,白色代表金,黄色代表土。
至于如何放置鱼缸与颜色选择,就要看你的五行八字里缺什么了,不可一概而论,要依根于五行八字。
比如说命主八字五行缺火,水旺,就要用红色的鱼补火,鱼缸的摆放位置就要放在南方火位;或者用通关的方式去凶,还拿上面这个举例,既然水旺,缺火,就可以用木来通关,水生木,木生火,这样一来水不再去克火了,反而通过连续相生来助火,绿色代表木,木居东方,所以缸靠东放置,养绿色的鱼也不错。
综上所述,该命主鱼缸适合放在东南方位,补火补木,鱼的颜色就应该以红、绿为主色调,但是这样一来,却违背了养鱼的主要原则,我们都知道养鱼要避开阳光直射的位置,以免暴藻。如果硬要在南方向阳的位置养鱼,鱼都养不好,何谈风水。 再者说,本身命主水就旺,再整一缸水,这是要干嘛呀。

说说我的理解(才疏学浅):
虽然我看了很多五行方面的书,但是我并没有到痴迷的程度,只是理性的看看而已,更多的是好奇,有的书本身就前后矛盾。
如果你信命,一个人的命运在出生的一瞬间就已注定(因为人一出生八字就定下来,无法更改),对命运影响最大的只有大运、流年,而大运、流年是不可逆的,从这方面说,改命就是无稽之谈。所处方位与周边的人也有一定影响。天时、地利、人和只是就本人而论的,不可用周边物件的方位来补救。而后期通过风水补五行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说话还是留些余地的好),甚至可以忽略不计,通过鱼水来改变命运就更不靠谱了,所以养鱼是爱好,不用过于纠结风水问题。


我本人土旺,按“命理”说就应该去土,黄色代表土,养黄色的鱼是旺上加旺,大凶。而我却养了一缸的黄金虎,哈哈。不能过于迷信。这里又会有人说:只有风水鱼才会改命,普通鱼不用讲究。那么什么是风水鱼,所谓的大师给开个光就是风水鱼吗?或者说一个玉石项链之类的真能开光吗?就这么一个物件就能改变人的命运吗?

=========================================最后总结===========================================

易经开篇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所以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不可迷信。任何成就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
易经 八字命理 风水是老祖宗留下的精华,尤其是易经,并不是常人随随便便就能参透的,需要知识与阅历积攒到一定程度方能领悟。
算命先生大都是瞎说,信则有,不信则百无禁忌。

作者: cngogjivw    时间: 2017-7-6 16:08
本帖最后由 cngogjivw 于 2017-7-6 16:20 编辑

天舞大神的力作必须收藏

讲讲一般性的中毒与内外感染(一) [color=#999999 !important][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复制链接]


电梯直达[url=][/url]
楼主
天舞神司 发表于 昨天 21:35 [color=#999999 !important]来自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蜗鱼 于 2017-7-6 10:35 编辑


    刚刚c版开了开了一个关于死鱼的帖子,很好,天气越来越暖和,有许多新鱼友陆续跳湖,我就简单的聊聊观赏鱼常见的疾病。

    第一就是中毒,很多人看到鱼病,张嘴闭嘴就是氨氮中毒再不就是亚硝酸中毒,其实无论表征还是病理都完全不符合。对于三湖鱼友,常见的中毒有三种:
    1.氨氮以及亚硝酸中毒,这一类中毒是因为水中的氨铵或者亚硝酸离子严重超标所致,作用机理类似人类一氧化氮一氧化碳中毒,氨铵亚硝酸根离子与鱼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溶氧降低,鱼缺氧窒息死亡。这一类中毒表征十分明显,往往都是整缸鱼大面积浮头呼吸困难,鱼鳃血红甚至凝紫,死鱼张口突眼,很快灭缸。治疗方法只有换水爆氧,这里注意,氨氮亚硝酸中毒情况下,换水不要急着加硝化细菌,因为好氧的硝化细菌会大量消耗水中溶氧,对于缺氧的鱼儿来说是雪上加霜,然后提一个我的秘法,参考一氧化碳中毒时高压氧舱的治疗方法,对于中毒的鱼,放进鱼袋打入纯氧跟打包一样,每隔一小时打开再次打氧封袋,一般三次鱼就会有明显好转。
    2.药物中毒,药物中毒有很多种情况,药量过大,假药过期药,吃错药等等,这一类的中毒往往很恐怖,因为不可逆的伤害,有些药会对鱼表面粘膜腐蚀穿孔,有些则会对脏器造成伤害,下药之后死鱼,解剖往往会发现鱼肝脏变色或者有出血点,这就是毒性在脏器发作的结果。对于药物中毒,首先要明确鱼病,很多鱼病是不需要下药的,而必须下药的鱼病,也要明确药品的种类和用量,而且一些病的很久的鱼,体质岌岌可危,下药就是在安乐死。对于药物中毒,并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及时换水,用活性炭吸附已及VC还原,最终还是看运气即伤害程度能否自愈,并没有办法治疗。
    3.因为三湖独特的碱水鱼特质,三湖鱼友会遇到急性酸碱中毒,原因往往是大量换水或者新鱼入缸不适应,归根结底就是ph的震荡变化,急性中毒表现很快,鱼会很快丧失控制力,失衡抽搐用力穿行,当然急性药物中毒也会有这种情况,判断就看你是下了药还是换了水呗,呵呵,再说说治疗方法,很简单,及时调整ph,一般都是ph偏低所致,小苏打或者慈鲷盐,及时下缸调匀,爆氧即可。








一般性的中毒与内外感染(二) [color=#999999 !important][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复制链接]



三湖慈鲷
举  人






主题
关注
粉丝

取消关注发私信


龙币[url=]7398[/url] 兑换福利
电梯直达[url=][/url]
楼主
天舞神司 发表于 10 小时前 [color=#999999 !important]来自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蜗鱼 于 2017-7-6 10:26 编辑


   
    之前,聊了常见的三种中毒的表征原理以及处理办法,现在说说感染,这是一门极大的学科,对于观赏鱼简单的说,分为内外两种感染,从致病因可以分为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病毒感染以及寄生虫感染

    细菌感染,鱼缸里有着大量的厌氧以及好氧细菌,比如我们天天说的硝化细菌,就是一种典型的好氧自养型细菌,硝化细菌是一种友好型的细菌,但是水体中还有大量的病原菌,比如革兰式阳性球菌,其中最常见的金黄葡萄球菌,外伤感染的罪魁。观赏鱼外细菌感染最常见的表现,即为立鳞、出血、烂鳃、血肿、糜烂(烂肉烂鳍等)观赏鱼内细菌感染主要为细菌性肠炎,多数由肠道内的厌氧菌引起,诱因有许多,喂食过量,食物不清洁等等,特别提一样很多人喜欢喂的红虫,红虫含有大量的细菌和寄生虫卵,很难被冻死,细菌性肠炎主要表现为鱼拖便白便,急性肠炎会有绿便黄绿便,严重的鱼呆滞不爱游动,吃食不积极甚至吃吐,肛门红肿突出甚至脱肛,腹部开始肿胀最终会出现腹水

    出现以上情况,初期升温加盐是可以非常有效的治疗的,对于严重的情况,必须要进行抗菌治疗,常用的有抗菌药以及抗生素,抗生素类的药物,由霉菌中提炼,比如青霉素土霉素庆大霉素等等,这些都是强有力的杀菌剂,其中庆大霉素是最温和的一种,因为药效在8小时就会失效,是鱼商入缸检疫和一般性感染常用的药物,无色无味无残留。另一类就是抗菌或者说杀菌药物,人工合成,鱼药特灭菌和傲深三号剂,是常用的观赏鱼杀菌药,但是价格比较贵,更为广泛的典型的呋喃类药物,传统的杀菌药,常见的三种,呋喃西林即中国人口中的黄粉,呋喃那斯即日本黄粉,呋喃唑酮即痢特灵。呋喃西林因为其生物体内代谢产物有致癌风险,所以在欧美日本等国家是禁止在禽畜水产行业使用的,但是对于观赏鱼而言,我相信大多数鱼友养观赏鱼不是为了吃,所以大可放心使用。呋喃类的药物都有一个通病,黄水,使用呋喃类的药物,尽量小缸药浴,非要大缸下药,可以在治疗后用活性炭吸附去色。当然,还有一些治疗药物,比如甲硝唑,可以杀死六鞭毛虫以及厌氧菌,对于内细菌和寄生虫感染有不错效果。还有福尔马林和硫酸铜这一类剧毒物,杀菌杀虫都是极厉害的,也是很难控制的,不做推荐。

    真菌感染,真菌也是无处不在的一大类微生物,常见的真菌感染主要是外部感染,有水霉、蒙眼、鳃霉、棉嘴病等等,真菌感染有两个非常显著的特点,第一就是季节性,换季温度变化明显时高发。第二就是在伤口处生长,霉菌典型的异养型微生物必须在伤口处才能生长,伤口处没有鱼鳞和粘膜的保护,真菌侵入并快速生长繁殖,形成大面积的白色絮状包裹物,发现这种情况不治疗往往鱼活不过三天。

    因为三湖是战斗民族,打斗时时刻刻不停,在被咬伤过得地方,在身上,出现一片一片白毛,水霉;在嘴上,出现棉絮一样的白色异物,即棉嘴病;在眼睛,外部受伤起白膜即为外蒙,而内部起白膜的内蒙原理更为复杂,不止简单的外伤,但是外蒙不及时处理也会变成内蒙,最终鱼变成瞎子甚至死亡;鳃霉,鳃丝往往不是打斗损伤,而是寄生虫咬伤或者洗鳃造成的划伤,鳃霉在外表看鱼的鳃盖会发白发亮,打开鳃盖会发现鱼鳃丝布满白色絮状物。
    真菌感染往往速度快伤害大,而常用的抗生素和呋喃类药物对真菌没有作用或者效果很弱,治疗方法上,初期还是可以升温加盐来解决的,如果发现有明显的白毛絮状物出现,就要立刻用药,对付真菌感染最有效最快的药物就是亚甲基蓝,几乎是肉眼可见的效果,鱼身白毛会很快的褪去,当然,专业鱼药特灭菌傲深三号剂四号剂都可以治疗。PS对于严重内蒙,我曾经用治疗白内障的莎普爱思治愈一条三文印尼,个案只做交流不做推广




一般性的中毒与内外感染(三)

2017-7-06 12:13:493评论

本帖最后由 天舞神司 于 2017-7-6 12:13 编辑

这一篇介绍寄生虫感染,寄生虫感染同样有内寄和外寄两种,先引用了一些资料,介绍23种鱼类寄生虫,

1、隐鞭虫病

鳃隐鞭虫或颤动隐鞭虫寄生于鱼鳃,临床可见鱼体变黑,鳃丝鲜红,有许多灰白色粘液。寄生于鱼体表,鱼身体瘦弱。

2、口丝虫

病鱼初期无明显症状,病情严重时体色变黑,明显消瘦,游动缓慢,呼吸困难,鳃和皮肤覆盖一层灰白色粘液。鳃丝呈淡红色或皮肤充血发炎,鱼鳞易脱落。

3、车轮虫

车轮虫侵袭鱼体和鳃,吸取组织细胞作营养,使幼鱼的皮肤和鳃组织遭到严重损伤。病鱼表现体弱消瘦、离群独游、减食、行动缓慢,严重时可导致鱼死亡。

4、鱼鲺

病鱼体表可见臭虫状或米粒状大虫体,鱼头部有红斑点,鱼体呈淡绿色,不安,群集水面作跳跃急游行动。

5、中华鳋

肉眼可见鳃丝末端挂着象蝇蛆一样的小虫,病鱼不安,在水中跳跃,有时鱼尾竖直露出水面。

6、斜管虫

斜管虫侵入鱼的皮肤或鳃组织,受侵害处分泌大量白色粘液,似有一层淡蓝色薄膜。病鱼减食,消瘦,呼吸困难,漂游水面。

7、球虫病

病鱼外表无明显病状,仅是食欲不振。解剖肠道可见肠道内壁有灰白色小结节,结节周围溃烂或肠穿孔。

8、小瓜虫

病鱼体表、鳍条及鳃部可见许多白色小点。鱼体消瘦,游动迟缓,浮于水面。

9、舌杯虫

病鱼无明显症状,仅是行动缓慢,鱼体消瘦、变黑,离群独游。

10、吸管虫

病鱼厌食,消瘦,体表苍白,鳃丝鲜红并有大量灰白色粘液。被虫体寄生的鳃或皮肤形成凹陷,鱼有特殊腥臭味,呼吸困难,独游于水面。

11、锚头鳋

病鱼体表可见灰白色锚头鳋,被侵袭处组织红肿发炎,病鱼不安,常在水面跳跃,离群独游。

12、碘孢子虫

碘泡虫常寄生在鱼身上,形成灰白色点状或瘤状胞囊。鳞片下出现胞囊。

13、粘孢子虫

肉眼可见鱼鳃上有许多灰白点或瘤状的胞囊,鳃组织受损,呼吸困难。

14、指环虫病

病鱼头部肿大,鳃瓣呈苍白色,并有大量粘液,鳃浮肿张开,呼吸困难,鱼体消瘦,游动缓慢。

15、钩介幼虫

病鱼脑部充血,嘴圈发白,肉眼可见嘴部、鳍、鳃上有米色小点状钩介幼虫,病鱼体瘦,色淡或呈灰白色,离群独游。

16、血居吸虫

病鱼腹部明显肿大,竖鳞,眼突出,眼窝积水。剖开腹部,可见腹腔积有大量红积水,肠道轻度水肿。病鱼独游水面,呈“浮头”现象。

17.三代虫

病鱼体表有一层灰白色粘液膜,失去原有皮肤光泽,鱼体消瘦,呼吸困难。

18.九江头槽绦虫

病鱼腹部肿大,解剖鱼体肉眼可见腹腔内寄生白色虫体,严重时,肠前端膨大,出现炎症,造成肠道阻塞,恶性贫血。病鱼瘦弱,浮游水面不吃食,口张开呈不安状

19.舌形绦虫

病鱼腹部肿大,轻压感觉有硬块,鱼体瘦弱,漂浮于水面,游动缓慢。解剖鱼腹,可见腹腔内有白色带状虫体。

20.变形虫

疾病早期,病鱼没有明显症状,只有当严重感染时,才引起肠壁受损,卡他性肠炎。

21.棘头虫

虫体寄生于鱼肠后部,乳白色,长约1~2厘米,使食欲下降,身体瘦弱,肛门红肿,大量寄生时使病鱼出现自咬和挣扎的现象,严重时引起肠穿孔使病鱼死亡。

22.毛细线虫

病鱼消瘦发黑。解剖鱼体可见肠壁呈机械性损伤,致使细菌侵入而引起发炎,肉眼可见到肠内有白色线状虫体。

23.鱼怪虫

病原为日本鱼怪虫,病鱼消瘦,性腺发育不良。肉眼可见鱼的胸鳍基部附近有一小洞,洞内有鱼怪虫体。


对于广大鱼友,其实并不一定要了解寄生虫的种类,我就总结几种常见的病情:

一、白点,白点病上面也有介绍,病原虫为小瓜虫,这是一种对温度盐度很敏感的外寄生虫,一般情况下,治疗白点病只需维持28度以上最好30摄氏度,并加入千分之一点五左右的大盐,一般两天就可以了。严重的可以用敌百虫。

二、蹭身,三湖鱼都有蹭身的习性,如果一缸鱼大量频繁蹭身,那说明鱼身感染外寄生虫,不必计较是哪一种虫子,直接换水,下盐,就可以处理大部分状况,不见效的话还是敌百虫。

三、鳃寄,鳃寄生虫是危害比较严重的外寄情况,病鱼会急速甩头喘息,严重的会有吃吐的情况,鳃寄只能用杀虫药,敌百虫甲醛硫酸铜,一般都是推荐敌百虫。

以上三种情况属于典型的外寄,其实基本上所有的外寄生虫都可以用敌百虫解决,敌百虫使用的时候要记得加盐,不只是为了保持药品的化学稳定性,也是在虫子被杀死后,避免伤口被细菌真菌感染,引发其他疾病。

四、头洞体洞痘疮,这三种情况其实都是旋核六鞭毛虫体外感染的结果,旋核六鞭毛虫在鱼头身破损处进入寄生,同时厌氧菌侵入伤口,感染化脓,出现开放性的创面即为头洞体洞,封闭性的即为痘疮,处理方法除了大白片药浴以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手术,挤净创口里的脓血,灌入甲硝锉粉末(上一篇我讲过了,甲硝锉可以杀死鞭毛虫和厌氧菌),并以红霉素软膏封口,放入低浓度黄粉水中药浴防止伤口感染,一般一周以内就会痊愈。

五、内寄生虫感染,常见的内寄多为肠六鞭毛虫感染,肠六鞭毛虫是在鱼肠道中共生的一种寄生虫,几乎所有的鱼体内都有,只是数量维持稳定,对鱼没有影响。当鱼水质不适应、长途运输或者打斗压制等造成体质下降的时候,肠六鞭毛虫就会大量繁殖,随之内寄爆发,内寄初期鱼表现正常,吃食游动,但是鱼会日渐消瘦,鱼腹部及两侧内陷,到了晚期,鱼腹内陷鱼身弯曲变形,吃吐或者拒食,鱼失衡打转儿,甚至腹水,就很难救治了,一般在初期可以进食的时候用大白片百必除或者甲硝锉药饵效果最好,也可以药浴,严重的可将药物化水用无头针管口服注射,内寄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治疗周期相应的也需要耐心,一般在治愈一周后还应该继续一个疗程巩固疗效。
作者: cngogjivw    时间: 2017-7-14 08:30
本帖最后由 cngogjivw 于 2017-7-25 18:05 编辑

http://sanhucidiao.cc/thread-1403232-1-1.html


小瓜虫需要有寄主才能存活,理论上离体48小时会自然死亡,下盐并不是直接杀死寄生虫,而是提高渗透压从而加速离体,需要配合换水把寄生虫排出缸外,以免再次附体。另外升温30度可以让小瓜虫停止繁殖,而寄生在鱼体的小瓜虫在30度的环境下生命周期会缩短为5天。所以治疗白点外寄只需要升温 下盐 换水,持续治疗一周以上应该有明显效果,若是不见好转,说明不是单纯的白点,可能是综合性的寄生虫,这就要考虑用药了,普通外寄用敌百虫之类的,鞭毛虫引起的体外寄生要用甲硝唑治疗,同时配合升温下盐换水。老三样缺一不可,缺少了哪个环节都会让治疗功亏一篑。
这里有一个误区,很多鱼友加大盐杀菌,这种方法不可取。0.2%的盐用于提高渗透压,帮助鱼排除毒素,然后通过换水补盐为鱼提供一个干净的环境,持前提是你要有一缸好水,若是一缸污水加盐只会雪上加霜,水中的毒素会渗透进鱼体。
作者: cngogjivw    时间: 2017-8-22 16:22
本帖最后由 cngogjivw 于 2017-8-22 17:10 编辑

入手头鱼容易挂掉之我见:之所以称之为头鱼,必定是缸里个头最大,最先发色,战斗力最强的鱼,也可以认为是缸霸,缸霸必然是傲视群鱼的。当所谓的头鱼进入一个新环境时,它以往的所有光环都将退去,而且新鱼入缸肯定是要遭受挑战的,若是在新环境下无法继续充当头鱼,情绪上必定一落千丈。从高高在上的缸霸到人见人欺的小软,紧迫感会愈加强烈,以往的缸霸失掉的不仅仅是王者的地位以及傲视群雄的那份霸气,很可能从此一蹶不振。如果一条鱼从自身上放弃了自己,等待它的很可能是收口,离群,甚至是归湖。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鱼主的细心呵护,否则死亡随时发生。建议隔离静养,并混养一些弱势鱼,恢复斗志才能迎接新的开始。
很多鱼友抱怨鱼商的鱼不好,有问题,带有严重的内寄,入缸后爆发,收口 离群 凹肚,然后死亡,其实鱼是没有问题的,收口、凹肚、越来越瘦并不见得就是内寄,很可能是情绪变动引发的自弃行为(小马哥),所以入手头鱼更需要倍加呵护才行。

作者: cngogjivw    时间: 2017-10-23 18:49
5、补充
避免公鱼打斗的方法:要么缸里每个品种只养一条公鱼,缺少竞争自然会减少争斗;要么每个品种的公鱼增加到三条以上,分散对手注意力。




欢迎光临 龙巅三湖慈鲷 (http://sanhucidiao.longdi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