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巅三湖慈鲷

标题: 关于三湖缸底沙及过滤的一些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706669020    时间: 2015-12-16 13:29
标题: 关于三湖缸底沙及过滤的一些思考
本帖最后由 706669020 于 2015-12-16 15:08 编辑

最近一直潜水看三湖大神们的帖子,在学习底沙维护和过滤的相关知识时,产生了以下几点思考。另外,因为大学学的流体力学和渗流力学基本忘了如何计算,所以如果有朋友会相关计算,可以计算验证一下。

1.  关于同程底滤的目的,相信大家都已经熟知,尽量平衡各进水口的流压,以保证进入过滤系统的水流是从各个进水口均匀流入。很简单的理论,本身没有问题。可是对于三湖缸,因为我们要铺上底沙,所以同程底滤的作用到底有多少,可能不是这么简单能说得清了。因为水管本身对水流能量的损失要远远小于沙子,缸内水流从哪个入水口流入,流量多少,已经主要取决于沙子的渗流能力了。 并且,抽水的流量越大,即渗流介质(底沙+管子)两端压差越大,则流体(水)越容易发生舌进(或指进)。
同程.jpg
    对于上图这种标准同程底滤,简单来说,如果左半边是5CM厚度底沙,而右半边是3CM厚度底沙,那从同程底滤中抽出的水,右半边显然要大于
左半边。同时,水流越大,从右边流入的水流所占比例越大;而泵水流越小,从左边流入的水流比例则会上升,趋近50%比50%。
    没有谁养鱼的底沙是完全一样厚度,就算厚度一样,也绝对不会有相同的渗透率,更不用说还有石头等造景了。所以,同程底滤对均匀排水的作用有限,倒不如整体架高底沙,留出一定空间,既不用管子也没有滤材。
2.  三湖游发表的《三湖缸沙子厚度研究及分析》http://sanhucidiao.cc/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80894&fromuid=1512171 我学习后,觉得很有道理。我们希望沙层中既有有氧层,也有厌氧层。
    如果用同程底滤或者类似的沙下排水方式,沙子之间的水流会偏大,并且不停地带来溶解氧,所以不利于形成厌氧层。切由于大量有机物废物都滞留在沙中,一旦停泵,有氧条件迅速转为无氧,对水质影响非常大。
    因此,最好的方式应该是用极弱的水流量穿过沙层。因为水流弱小,所以不能把沙下排水作为主要排水方式,这样能减少废物进入沙层,大部分废物还是在沙层之上进入过滤系统,清洗滤棉就能把它们彻底排放到系统之外。同时,微弱水流能在扩大有氧沙层的厚度的同时也形成厌氧沙层,切保持厌氧沙层健康。因为水流很小,在水流到达下层沙子的时候,已经是无氧状态,这样能形成厌氧环境。同时微弱的水流可以带走厌氧菌的代谢物质,使厌氧环境保持健康,不会堆积。
    另外,根据1的分析,弱水流能保证不同厚度的沙层都有一定水流通过,并且不同厚度沙层差距不会太大。

附一个我认为合适的过滤方式简图,其中弱水泵要非常弱,保证不是死水即可,大了反而不好,容易带废物进入深层砂。
12121111111.jpg

作者: 旁觀者╰╮    时间: 2015-12-16 13:34
写的不错,说的也很对,只是怎么感觉没写完呢,正看得专心呢,突然就没了,憋死我了。。。
作者: 旁觀者╰╮    时间: 2015-12-16 13:34
写的不错,说的也很对,只是怎么感觉没写完呢,正看得专心呢,突然就没了,憋死我了。。。
作者: 706669020    时间: 2015-12-16 14:11
旁觀者╰╮ 发表于 2015-12-16 13:34
写的不错,说的也很对,只是怎么感觉没写完呢,正看得专心呢,突然就没了,憋死我了。。。 ...

刚才点错啦,确实没写完

作者: 贾大牌    时间: 2015-12-16 14:58
请教楼主,三湖缸+同程底滤陪什么底砂合适呀?
作者: 糊涂Q    时间: 2015-12-16 15:11
706669020 发表于 2015-12-16 14:11
刚才点错啦,确实没写完

可以重新编辑期待补全
作者: dahjoi99    时间: 2015-12-16 15:12
楼主分析的很有道理,期待补全
作者: 三湖新手IFJ    时间: 2015-12-16 15:12
期待补全
作者: 喜_宝    时间: 2015-12-16 15:21
学习了,有所启发……
作者: 石大波    时间: 2015-12-16 15:40
弱水泵会有用?
作者: 超qq001    时间: 2015-12-16 15:51
创意不错,但是总觉得不妥,同程底滤的特点就是把底砂当做滤材,起到生化过滤的效果
作者: 旁觀者╰╮    时间: 2015-12-16 15:58
我个人认为:你前面分析的很有道理,“如果用同程底滤或者类似的沙下排水方式,沙子之间的水流会偏大,并且不停地带来溶解氧,所以不利于形成厌氧层。切由于大量有机物废物都滞留在沙中,一旦停泵,有氧条件迅速转为无氧,对水质影响非常大。”用同程底滤砂层没有厌氧层很正确,没有厌氧层只会累积缸内的硫酸氢,不会出现什么大量有机物废物都滞留在沙中的情况,因为同城底滤最大的优点就在于清理底砂,免去了需要定期清理底砂的麻烦。相反,你最后的结论,留的那个挑空区,其实目的和同程底滤是一样的,但你的挑空区会滞留大量垃圾在那里,而不是像同城底滤那样被抽走,总有一天亚硝酸盐会超标,有可能全缸覆灭的。
  这是个人理解,说错勿怪。
  也希望广大鱼友集思广益,多多讨论。
作者: 706669020    时间: 2015-12-16 15:58
石大波 发表于 2015-12-16 15:40
弱水泵会有用?

只要沙中不是死水就好,泵大了的话,就没有厌氧环境了。用大排量的泵,明显感觉滤棉不爱脏了,可是鱼缸产生的总废物量并没有变,只是都被吸附到沙子里了,这肯定不好啊。
作者: 706669020    时间: 2015-12-16 16:10
超qq001 发表于 2015-12-16 15:51
创意不错,但是总觉得不妥,同程底滤的特点就是把底砂当做滤材,起到生化过滤的效果 ...

不知道是不是我用的细沙且偏厚,改底滤后滤棉明显滤不到什么东西了。然而我觉得这不是好事,拿底沙当生化过滤好得很,当滤棉我可不能接受,多脏啊……
作者: 706669020    时间: 2015-12-16 16:15
本帖最后由 706669020 于 2015-12-16 16:29 编辑
旁觀者╰╮ 发表于 2015-12-16 15:58
我个人认为:你前面分析的很有道理,“如果用同程底滤或者类似的沙下排水方式,沙子之间的水流会偏大,并且 ...


我个人理解,同程会让鱼的排泄物啊,食物残渣啊啥的都进入沙子,虽然会被打碎最后排出,但是会进入沙子很久才会打磨排出,这也就是说,同一时刻总有废物在沙层中还没排出。这个我没法验证,只是这么感觉,因为滤棉干净了……

还有,你说得很对,我这种方法是应该给挑空区留两个口,定期可以冲洗一下。
作者: 706669020    时间: 2015-12-16 16:25
超qq001 发表于 2015-12-16 15:51
创意不错,但是总觉得不妥,同程底滤的特点就是把底砂当做滤材,起到生化过滤的效果 ...

另外我觉得,同程的定义有些偏差,到底是入水孔到排水管同程?还是沙面到排水管同程?这两个哪个更能达到均匀过水的目的,我认为是后者。当然这个还得计算,可惜我已经不会算了……只是如果用极限的思想,在底沙厚度差达到一定程度后,同程管的意义就完全丧失了。个人认为这个阈值很可能会很低,可惜已经不会算了,求学霸。
作者: 石大波    时间: 2015-12-16 16:29
706669020 发表于 2015-12-16 15:58
只要沙中不是死水就好,泵大了的话,就没有厌氧环境了。用大排量的泵,明显感觉滤棉不爱脏了,可是鱼缸产 ...

还得实用测试一下才好
作者: 超qq001    时间: 2015-12-16 16:40
706669020 发表于 2015-12-16 16:25
另外我觉得,同程的定义有些偏差,到底是入水孔到排水管同程?还是沙面到排水管同程?这两个哪个更能达到 ...

个人认为是按照孔到排水管同程,没有任何事是绝对。沙子的透水性还是很好的,虽然铺上厚度不一样,但是都会形成水流,只要有水流就不是死水。但是按照你的思路,纠结于同程同压同流量上,那么管子的粗细,开孔的大小,和密度都要经过计算了。
使用弱水泵依然会有脏东西沉积在沙中无法抽出,挑空的远端,水流会很小有可能形不成水流,这又怎么解决?
作者: 706669020    时间: 2015-12-16 17:05
超qq001 发表于 2015-12-16 16:40
个人认为是按照孔到排水管同程,没有任何事是绝对。沙子的透水性还是很好的,虽然铺上厚度不一样,但是都 ...

我也不是纠结于同程同压同流量上,这没有意义也根本不可能。不过,如果对流压流量的控制绝大部分是由沙子控制的话,那同程底滤管的意义就十分微弱了。水在管子里走5厘米还是10厘米,区别可以忽略,但是水在沙子中走5厘米还是10厘米,区别就大了。
最后一个问题,在12楼也提出了。我想,给挑空设置2个口,这样是不是就能定期冲洗了呢,用稍大排量一个口进水,一个口出水就行,平时可以两个口都微小排量出水或者关闭一个。
作者: 水煮三湖    时间: 2015-12-16 18:08
没精彩的讨论,我没有认真研究过同程,观望




欢迎光临 龙巅三湖慈鲷 (http://sanhucidiao.longdi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